我记得在高中的时候,有一本文学刊物,总之逃不开《意林》《青年文摘》和《读者》三大家。其中有一个封面栏目我觉得有点意思,类似于反方驳论似的,谈一谈谚语和成语的反面。举例来说,“情深不寿”的反面是“情深未必不寿”,然后就开始驳论或者诡辩到底怎么个未必法。但说实话,这栏目的文章,大多是在显得一副干货满满的样子下,强行限制某些条件或情景所强行掰扯下来的产物。就像真正的辩论一样,面对真正强大的正方辩题下,反方往往只有出奇才能制胜,说白了就是强词夺理。不过这本也没有什么问题,世上的道理千千万,每个都有它站得住脚的理由,不然也就不会存在这么多形态的政治和宗教了。

提起这个,主要是因为想起了一句俗话。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。它一般是用来形容一种难能可贵的勇气。但按反方来看,接受瓦全的结局难道不同样是一种勇气,难道不值得被称赞吗?一腔心思,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,碎了也比委曲求全要好,这种想法也太省事了,平白免去了许多纠结。可事实明明是,生活总在一天天变得更加扭曲,以至于不紧抓住执念的话,大概不知道要被冲往哪里才好。所以,就算追寻的东西变质了也好,也想把它握在手里,谁能苛责这样的想法呢?

这本无解,但劝解别人反而在这一瞬成了易事。说到底还是情绪在作祟。